“联校拳击赛”实录

  李小龙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还勉强能坚持上学,但这又能表示什么呢?他根本不喜欢“牢房”般的学堂。他在找机会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咏春拳功夫。他照旧被老师责罚,他与同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但他照旧去打架,而且还打得很高兴,很过瘾,越打越有瘾。他在香港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不过,在1957年,他出人意料地为学校做了一件好事,代表学校参加了一场西洋拳比赛。这也是他在学生时代参加的惟一一场正式比赛。他虽然以前没练过拳击,但在学校专门教授拳击的爱德华修士的鼓动下,他还是参加了这次本港校际拳赛。比赛场馆中,人声喧哗嘈杂,每一所学校都有啦啦队出场为自己的代表队打气,而李小龙所在的学校呢?同学们认为喜欢打架的李小龙并不一定能赢得西洋拳,所以连啦啦队也没组织。他们甚至连来观看比赛的人数也不及人家的一半,或者说他们认为学校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才临时决定让“打架王”李小龙上场的,所以他们根本未对李小龙抱什么希望。他们认为街头打架靠的是拳头硬度,若在李小龙光光的拳头上戴上厚厚的拳套,后果则绝不敢想。比赛尚未开始,他们学校便早已输了信心。
 

  首次踏上擂台,李小龙不习惯戴拳套,也不习惯正规的场地,加之他又未能熟练掌握拳击技术,只好运用自己的咏春拳技术去与对手博击。但凭着他敏捷的反应与拼劲,竟也闯入了决赛圈。他在决赛中的对手是个高大的洋少年,相比之下李小龙又黑又矮,也没有多少热切的拥戴者与支持者去为他鼓劲,他虽胆不怯却深感凄凉。比赛一开始,他便陷入了困境,几次被对手逼到绳角上,而当发起反击时,却又因频频扑空而陷于劣势。第二回合一开始,对手又以灵活多变的搏斗技术占了上风。当这位对手企图以强攻来结束比赛时,却给李小龙创造了放手一搏的机会。咏春拳的缺点是在步法上欠缺灵活性,李小龙正为逮不着对手进行贴身肉搏而发愁,未曾想对手的求胜心切反为惯于街头拼杀的李小龙带来了反败为胜的契机。在李小龙短促、凶狠的强撼硬撞之下,对手的作战计划与拳击风格被打乱了,李小龙讲求的“中线原理”的埋身搏击法让对手吃尽了苦头,最后迫使对手不得不宣布弃权认输。

 
  这一仗虽然赢得勉强而又杂乱无章,却进一步增强了李小龙学习武术的信心,同时更对咏春拳的实战效果深信不疑。他知道自己用咏春拳的埋身连环攻击法及时取代爱德华先生所授的西洋拳,才是战胜强敌的关键所在。说到底,是师兄黄淳梁所教的拳术使自己走向领奖台的。

 

本文内容摘自于《李小龙珍闻逸事》

 

推荐给朋友】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