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随大兵卫练习柔道 由于李小龙过分热衷于拳法,他在学校读书的成绩一直不理想。鉴于此父亲要他在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方面多留心。而拍戏和打斗正是小龙生平最热爱的两件事。当他开始逐步步入电影的世界中时,小龙又学习了一项当时已非常流行的大众运动——柔道。 |
|
由嘉纳治五朗(KANO JIGORO)所创立的现代柔道运动,在日本,已成为一项军事体育训练项目。柔道在本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中已为日本军队赢得了荣誉,同时,现代日本政坛的高官们对柔道也推崇备至。日本在二何在实战中运用这些技战后将运动及其哲学思想向全世界加以推广,随着著名柔道电影《姿三四郎》的公映,柔道运动很快风靡全球,至今方兴未艾。看过电影《姿三四郎》后,李小龙和他的朋友们开始对擒摔技术大感兴趣,同时,电影中所阐述的柔道哲理亦令他十分着迷。通过朋友介绍,小龙结识了一位日本柔道专家、商人大兵卫(TAIHEIE)。像从前学功夫一样,小龙希望大兵卫先生将柔道之精华要点传授给自己。大兵卫先生是一位商人,日常公务十分繁忙。他认为小龙的要求很合理,因此,将柔道中的锁、投、摔等精华要领悉心传授给小龙。聪明的小龙很快学会了柔道。 |
当李小龙放弃在太极拳方面的学习时,遭到了父亲李海泉的强烈反对。因为李海泉非常热爱太极拳,希望儿子能够坚持学下去。因此,他想尽办法找太极方面的高人帮助调教儿子,但结果都归于失败。后来有一次,他在公园里遇到一位练太极的老者,老者向李海泉点明了太极的真义。老者说,太极拳尽管名为“拳”,但实际上掌的运用多过拳的击打,同时,太极拳的终极目标不是“攻击”,而是博大精深的“理趣”。但是为了刺激学习者,前人编制了一些神奇的武侠传说。李海泉先生回到家中把这番话告诉了小龙。小龙也承认太极拳重的是武道理念,但他同时又说,别的门派的武功一样也教你武道理念、人生哲学。 后来,有一天,李海泉带儿子小龙去拜会自己的太极拳师父梁子鹏。当时,梁子鹏师父正在讲授中国内外家拳法的不同秘密所在。小龙在他的讲授中听到了很多前所未闻的知识。梁师父也是一位商人,而非职业武师,青年时代,他曾师从著名的“鹰爪王”陈子正学习过鹰爪拳、六合八法拳与形意拳。在上海,他曾见过当时绝大部分顶尖的中国功夫名家,他的见识与武学知识都极为广博。 李小龙对梁师父的所讲所谈兴趣愈来愈浓厚,他觉得,陈子正大师的武学理论比日本柔道更为深厚博大。他开始有了想随梁师父学习的想法。李海泉也迫切希望梁师父能收下儿子。但梁师父坚持要小龙尽弃从前所学,但小龙并不愿意这样做。为了既答应李海泉先生的请求,又不过分勉强小龙,梁师父允许小龙作为旁听者,听他讲授内、外家拳理与哲学。小龙由此又增加了不少知识。我们从日后他的名著《截拳道之道》中所阐述的中国武术内、外家拳理与哲学都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听课的影响。 |
学习西洋拳击 讲到这里,还必须补充一点。当李小龙离开他所就读的第二所中学之前,他还曾在自己的体育老师的悉心指点下练习过西洋拳(译者注:译者记得这位体育教师应是小龙的体育课主任教爱德华修士)。拳击运动在西方一直受到广大公众的热烈推崇。其技术与训练体系均非常科学。为了系统地学好西洋拳,小龙还加入了学校的拳击队,并在校际拳赛上为母校赢得了好成绩。 为了提高自己的拳击水平,小龙还将父亲给的零用钱积攒起来,攒够钱便跑去街上买上本世纪不败拳王“褐色轰炸机”乔·路易斯的拳赛纪录片,回家反复放映、研究。我们在日后小龙的影片中,能看到西洋拳的技法。在他的名著《截拳道之道》中亦可读到关于西洋拳击技术的阐述。 秘密练习罗汉心意拳 由于在电影圈工作,李小龙与圈内很多人混得稔熟。50年代初,香港电影圈的工作者们为了拍摄一部影片,曾来到中国内地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当时这座千年古寺仍有部分僧人生活在其中。这些僧人中有一位会少林罗汉心意拳。香港的电影工作者要求他表演一遍,并拍成了纪录影片。后来小龙通过电影圈内一位朋友的帮助,得到了这套纪录片的一部拷贝。这套纪录片全面地介绍了少林功夫,小龙十分珍视它。平时他连自己的好友都不让观看,而自己则秘密地研究观摩,又学习了不少东西。 |
向邵汉生学节拳 邵汉生师父也是电影圈的一位武打影里。青年时代,他曾学习过洪拳与蔡李佛拳,后来又加入了精武体育会习罗汉拳与螳螂拳,并在精武体育会授拳课徒。当来到香港后,他在九龙成立“汉生康乐中心”。1959年初,当小龙即将离港赴美前夕,他拜访了邵世伯,对他说:“您是功夫大师,而我是恰恰舞冠军(李小龙曾获1958年度全香港恰恰舞大赛冠军),我们以舞易武,我教您跳恰恰,您教我功夫,好吗?”邵世伯同意了。于是,小龙在邵师父的悉心指导下又学了不少实用拳法,同时,还学会了一套叫做“节拳”的拳法。节拳是中国北派拳法的基础拳法之一,由精武体育会推广。这种拳法迅捷犀利,力自关节发,习者中名手辈出。 李小龙与邵师父对习武目的的看法不同。邵师父认为一个人习武应重武德、重修养,而不应轻易将功无用于打斗;而小龙则认为如果一个习武者不将功夫用于实战,那么还不如不学。小龙认为,如果一个人锻炼仅仅是为了健身,那么他也可以去学体操;如果一个人锻炼仅仅是为了娱乐,那么他可以去学跳舞。因此,小龙将恰恰舞教给邵世伯。尽管如此,小龙在他日后创立的“截拳道”技术体系中还是为邵师父的节拳保留了一席之地。 在美国刻苦练习基础功夫 在香港时,李小龙主要所学的都是中国南派拳法。南拳主“刚”重“力”,在“柔”与“技巧”方面还不够重视。来到美国后,他又与西洋拳击、空手道、柔道、跆拳道方面的顶尖专家一道训练,但在“柔”与“技巧”方面仍感到未得精髓。于是,他回头反思从前所学,努力找出自己的弱点,发现中国北派拳法中有关“柔”和“技巧”的功夫正是自己所要寻找的东西。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出版了大量有关武术方面(尤其是北派武术)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章法明晰、科学系统。对于有深厚武术根底的人士来说,是完全可以照书自学的。 李小龙日常最喜欢搜集武术方面的书籍,当他找出自己的弱点后,他买来了中国华拳名家蔡龙云所著的《武术运动基础训练》一书,开始了严格的自我训练。李小龙生前惟一出版的个人专著《基本中国拳法》一书的武术基本功训练一章便是译自蔡龙云大师的这本著作。在参阅蔡龙云的著作刻苦训练了基本功夫之后,小龙的腰和腿运用得更加自如了,他甚至可以像别人用手一样随心所欲地出腿。 双节棍专家与跆拳道腿法 在美国,李小龙还结识了大批武术界的好朋友。美籍菲律宾双节棍和短棍名家丹·伊鲁山度便是其中的一位。小龙与伊鲁山度互想学习对方的技术。小龙在伊鲁山度的指导下学会了双节棍和短棍,并成为一位用棍的专家;而伊鲁山度则拜小龙为师,成为继承李小龙全部武功与哲学的截道大弟子。另一位使小龙获益的武术名家是“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李俊九非凡的踢技对小龙丰富自己的腿法帮助很大。跆拳道运动创始人是韩国的崔弘熙将军。崔将军早年曾在日本学习柔道与空手道,回到韩国后,又将中国拳法中在山东一带流行的踢法加以融合,创立了踢技为主的跆拳道。跆拳道在柔道与空手道之后也很快风靡东西方。 截拳道融合了所有的拳法 纵观李小龙的一生,他不仅学习了中国的南北两大派拳法、西洋拳击、击剑(向其胞兄李忠琛学习)、日本柔道、空手道,还学习了菲律宾棍术与韩国跆拳道。小龙融合了东西方所有武术流派之精华,创造了截拳道,震撼了世界。正如李小龙所说,截拳道不仅包含了所有的拳法,也包含了所有的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