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他渴望藉電影也去推廣真武術的要義。他曾表示,當演員是一種貢獻,必須完全投入,把體力與精神都沒保留地交出,以實踐自己希望表白的東西。他拍香港電影時,最不滿意就是電影技術,劇本與導演手法都差勁。於是後來,他開始執導目己的電影,只有這樣,他可以控制所有元素,為電影出分力。他可以教育觀眾,跟群众打交道,創造觀众們可以接受的東西。他可以快而準地向觀炵推介武術的重要精神。這樣比他開設武,因材施教,更容易達到他心中,教群众正確武術觀念的願望成真。
李小龍的八面:1、龍名 2、形象 3、臉譜 4、禁慾 5、大作 6、嘶聲 7、自戀 8、餘願
龍名:李小龍日後在銀幕上和現實中的英雄形象在他童年時期嶄露頭角的『細路祥』(1950年)裏已有跡可尋:在坊間普及文化下長大,崇拜民間傳說中的人物,感情上傾向無產階級,但卻有一個知識份子的父親。二十年後的李小龍,在現實生活中的是個知識份子,也是個武術家;在電影裏他是個無產階級的英雄偶像(《唐山大兄》;冰廠工人),養成一份嫉惡如仇的個性。死後,環繞著他而建立的傳說不勝枚舉,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傳說。李小龙1940年生於三藩市唐人街東華醫院,父親乃粵劇名演員李海泉,替兒子取名振藩,有揚威海外的意思,「小龍」的名字,據說是漫畫家袁步找他『細路祥』時,某日路經廟街偶聞賣藝者「大龍生小龍,行運一條龍」的招徠聲,靈機一觸時起的,而李小龍自已也很喜歡這個名字,因為龍字讓人連想到一些男性神話、威武、尊貴、尊嚴、中國。李小龍生前唯一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名字便叫『猛龍過江』。由這可知他也達到了父親對他的期望,揚威海外。
李小龍喜歡在襲擊他的敵人時,自喉頭發出一種猛厲和興奮的尖叫聲,一頭猛獸的嘶喊,很能使敵人心膽俱裂。再沒有第二個動作演員是可以像李小龍般。凡是武人都是自戀。『猛龍過江』有一場戲是李小龍對著鏡子驕傲地對著鏡子激起肌肉,欣賞自己,但也其實是李小龍本向銀幕下的觀眾展覽自己的身體。現實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