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事业无法事事顺心
  

  1973年,对李小龙来说是个不吉利的年份。他蜚声海内外,电影常映不衰,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被一片魔影笼罩着。《龙争虎斗》的拍摄,可谓多灾多难,四个星期的拍摄计划拖到第10周才完成。此时,李小龙已是心力交悴。该片的主要情节是:一名姓韩的少林叛逆,在一座荒岛上聚众贩毒,警方为了查证事实,派了一名功夫高强的警员卧底,深入虎穴去完成此项艰巨的任务。在此片中,李小龙将角色的冷漠严峻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当《龙争虎斗》结束后,原先欲与他合作的邵氏公司的《神龙》及嘉禾的《死亡游戏》,都没了音讯,尤其是《死亡游戏》已经拍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

  其实,这两家公司并不是想把李小龙这个财神爷往外推,而是因为这位财神的脾气越来越古怪,所以都认为现在不宜跟李小龙合作,但又都不便把原因直接告诉他。所以李小龙憋了一肚火,在跟罗维干了一仗后,怨气仍未出尽,便借机向一位职业剧作家挑起了战火。

 
  事情是由一篇文章引起的,某作家化名写了一篇有关嘉禾众风云人物的文章,其中对老板邹文怀和罗维大大吹捧了一番,而略过了李小龙。于是李小龙鸡蛋里挑骨头,认为“你们嘉禾搞我的鬼,嘉禾没有我,哪会有今天!如今嘉禾却要过河拆桥了。”他不便直接向邹文怀发泄,就硬说那位作家诽谤、侮辱并看不起他。他要找那位“爬格子”的兴师问罪,以泄他对作家吹捧老板与罗维的不满。

  杂志的老板无论李小龙怎么诱逼,都未出卖那位作者。倒是那位作者出奇地豪爽,说一人做事一人当,他要当面向李小龙解释,因为他知道李小龙不会对弱者动武。看来这位作家是太过于天真了,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李小龙劈面第一句就说,你损害了我的尊严,今天说什么也饶不了你。说完站起身来,边走边道:“现在就去取刀,先砍你几下再说。”那位作家当时就吓得魂不附体,赶紧躲到了邹文怀身后,求饶说道:请您暂时息怒,就算我写得不对,我现向您道歉就是了。再说,我也是快60岁的人了,你要打就打吧,我无所谓了。”李小龙向来吃软不吃硬,只好息怒,对那位作家吼道:“我不要再看见你,滚!”事后,嘉禾众要员均给该作家赔礼压惊,该作家苦笑道:“此人情形已异于正常人,恐怕寿命有限。”当时,众人以为他在说气话,但不料被他不幸言中了,李小龙果然在不久后就撒手尘世。

  这一年,也是李小龙与新闻界冲突最甚的一年。以前李小龙架子虽大,但兴致好时仍会与众记者拉手拍照。但现在却不同了,有一次,一群记者把他围了起来,李小龙却把脸一沉,喝道:“不要拍了!”但这群已被公众宠惯了的记者岂听他这一套,他们照拍不误。李小龙火了,把右手一扬,只听“叭嗒”一声,一记者的照相机被他打落在地。记者们也不是吃素的,况且此时正愁逮不住好新闻回去交差,这正是头号新闻。次日,香港几乎所有的大小报刊都对此事进行了深度报道。气得李小龙暴跳如雷,但报纸刊物如此之多,他不知该找哪家兴师问罪才好。香港的新闻界竞争激烈,常常互为冤家,可对外却出奇的团结,冒犯一个人,便得罪一大群。别说他们尚不知李小龙错后知过悔改,就算知道,也以为李小龙是在演戏。
 

  新闻界与李小龙过不去,那么武术界能对李小龙过得去吗?相比之下李小龙与武术界结下的宿怨要深得多。毕竟是以前李小龙曾为诸报刊增色不少,而与武术界则什么联络也没有。对于狂妄之极的李小龙武术界决定进军,向其“讨伐”,因为他们知道李小龙整天忙得要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应付那些挑战。当时新闻界的说法是“李小龙不敢公然接受香港武术界”的挑战。对此,莲达也曾以万般无奈的口气述说当时的情形:“小龙总是尽量回绝一切挑战,可是报界老是对他喝倒彩。”李小龙当时承受的舆论压力相当大,他的沉默已不再被认为是蔑视,而被认为是胆怯。讲起来,李小龙当时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站出来接受本港武术界某一高手的挑战,重新以拳头来证实他行将失去的一切。但是很遗憾,李小龙没那样做,原因是他还未来得及那样做便永远闭上了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成了人生旅途中的匆匆过客。究其根源,可能是李小龙的精神状况正在走向崩溃,他似乎听到了死神正在向他逼近,他不再有当年勇往直前的锐气,他的名气太大,他要竭力维护所获得的一切,更害怕失去这一切。

  

推荐给朋友】  【关闭本窗口